2014/01/11

W2 2014 相機高裝檢

My collection from 1997~2013

登山和攝影目前是我玩得最為投入的兩個興趣。
這兩個興趣都需要有不少的裝備,我也陸陸續續擁有過不少的裝備。

登山的裝備我並沒有收集癖,身邊都是留下必須要用的基礎裝備而已。每一項裝備也都幾乎用到壞掉才會更換。
但是相機鏡頭這件些東西,不知怎麼著,我好像有漸漸累積起來的傾向。
最近出門,開始有那種我不知道要帶哪台相機出去的苦惱,這是在以前只有一台相機的年代不曾擁有的甜蜜負荷。

新年大掃除,從防潮箱開始整理起,
也記錄一下我的寶貝相機和敗家歷程。

120 系統
Rolleiflex SL66 ---2012 
Carl Zeiss Planar 1:2.8 f=80mm non-T version ---2012
Carl Zeiss Planar 1:5.6 f=120mm ---2012
Rolleiflex SL66
這系統是我第一套6X6的相機,也是我第一次接觸Rolleiflex的相機。
當初想要進入中片幅系統,除了SL66之外,當然也考慮過連太空也去過的哈蘇。最後選擇Rolleiflex SL66的原因則是這一篇頂上對決的文章。
初拿這台相機,對於只拿135系統的人的第一個感覺就個沈。但仔細把玩之後就會被他扎實的手感和鏗鏘的快門聲所吸引。

Rolleiflex 3.5f 
with Carl Zeiss Planae 1:3.5 f=75mm ---2013
Rolleiflex 3.5f
所謂有一就有二。
有了一台Rolleiflex,心癢癢的就會想要有第二台。
Rolleiflex最有名的並不是他的單眼系統,而是這一類的TLR相機。
這台相機和Rolleifex一樣,有著紮實的手感,但它的快門之輕巧,會讓你覺得你真的有按下快門了嗎?再者,它的造型非常的漂亮,真的是讓人愛不釋手的相機。

135 系統
Range Finder 
Contax G2 ---2005
Carl Zeiss Planar 2/45 T* ---2005  
Carl Zeiss Biogon 2.8/28 T* ---2005
Carl Zeiss Sonnar 2.8/90 T* ---2005
Carl Zeiss Biogon 2.8/21 T* ---2006
Contax G2
G2是我目前135彩色負片的主力機種。他的強大之處除了有一群可以和Leica一決雌雄的Carl Zeiss鏡頭之外,就是有自動對焦以及光圈先決的功能。雖然有著一機四鏡,不過我除了Biogon G21之外,其他少有出勤的機會。


Leica M6 non-TTL ---2011
Ernst Leitz Wetzlar Summarit f=5cm 1:1.5 ---2011
Leica Summicron 35mm 7 elements ---2011
Leica M6
玩相機,如果經濟能力許可,早晚會進入Leica的殿堂。我的M6購至於瑞士的二手相機店。
無庸置疑,我最愛的135相機非他莫屬。原因無他,簡單。他是台再簡單不過的相機,也讓我感到拍照不過是件再簡單也不過的事情。

Minolta CLE ---2012
Minolta M-Rokkor 28mm f2.8 ---2012

Minolta CLE
有了Leica M6怎會在買一台Minolta CLE呢?
我也不太清楚,那時候寫論文口試壓力大,手滑就在ebay標到他了。
這是我少數覺得我付出太多錢買的相機,除了他很難可以跟M6相抗衡外,
就是這顆M Rokkor有這棵鏡頭惡名昭彰的白點瑕疵。

SLR
Nikon FM2 ---1997
Fujifilm S5Pro ---2009
Nikon AF Micro 60mm f/2.8D ---1997
Nikon AF-S 17-35mm f/2.8 ---2006
Nikon AF 85mm f/1.8D ---2006    
Nikon FM2 & Fujifilm S5Pro
我的第一台相機,FM2以及第一顆鏡頭60mm Micro。這樣一機一鏡的搭配我用了超過兩年,這兩年的期間真的是上山下海的走透透,他也真的是粗勇耐用的好伙伴。
Nikon的機身我曾經擁有過F80, F100和D70,目前只剩下這台FM2。除了真的有一起闖蕩過的情誼,不太可能賣掉它之外,他也是一台無可挑替的機械式相機。或許,或許我將來還會有其他Nikon機身,但是要上山要帶著Nikon系統,他絕對會是我的首選。



沒有留言:

2024 Q1 書單

小說 姓司武的都得死  生活 人生四千個禮拜 幾個特別有共鳴的段落 數位遊牧者的寂寞 高度自由下,比較難與大家"同步"。 放假不同步,自己一個人放假還有的樂趣就會下降 耐心的培養  喜歡困難的事情 聚沙成塔 原創性遠在非原創性的另一端 原子習慣 兩年前讀過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