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末巴嗇有個名為Blickfang的設計展,門票雖然一人15法郎,想想這樣新鮮的活動可不常見,於是週六在悠閒地吃完早餐後,兩人就夾著拖鞋啪拉啪啦地往會場前進。
這個設計展號稱為德語區最大的設計盛事,自1993年創辦於斯圖加特(Stuttgart),曾到維也納、蘇黎世甚至東京舉辦過,今年是第二次在巴嗇辦展。
會場位在小巴嗇北區Erlenmatt一棟佔地3000平方米的廢棄廠房裡,名為E-Halle,打算往後都拿來舉辦類似的展覽,附近則是整個土地重劃更新、才剛落成一年的Erlentor公寓群。
走進展場,參觀者還算不少,但與其說是設計展,倒比較像是在地創意市集等級的活動。參展者幾乎都是瑞士或巴嗇當地廠商或個體戶,有傢具、織品、櫥櫃、燈具、服裝、背包等等,可惜一眼忘去甚少有讓人眼睛大亮的產品。尤其拖鞋二人組沒啥興趣的服裝設計佔掉至少三分之一的攤位,更是讓逛展速度加快許多。
雖然門票讓人有那麼一點感覺不值得,總體而言這次還是看到幾項覺得有意思的東西,會希望哪一天賺大錢(但是要很大很大的錢)可以把它們帶回家。
Isabel Bürgen織品設計厚厚的毛氈毯,感覺在上面打滾就很幸福。但是這幸福每平方公尺要價近一千瑞郎。
Tukluk巧拼墊用磁鐵的吸力讓三角形的軟墊彼此固定,既是玩具、也是墊子,現場小朋友玩得可高興了。
讓大頭心動不已的背包這背包打破我們對背包的想像,實際上是一個可雙肩背的防水袋,兩側皆可單手開袋掏物,相當方便。據大頭表示背負系統非常舒服,帆布材質感覺相當耐磨,不過一顆要將近400法郎。另一款較大的還附有可拆裝式腰帶,不過網站上好像找不到,
這個是另外兩款。
有得紅點獎的燈罩集紙片而成,收起來時只有上頭那塊板子的體積。若有風光影應當會有搖曳生姿之感,但是若正在閱讀應該就會傷眼了。又有點像一朵花。一只最便宜要980歐。不過我比較喜歡該攤位的一個懸吊式玻璃花器,花器裡的造景感覺起來像是攀岩者的天堂,相當有意境。
鏡架Ramstein Optik位於老城區、店面相當有設計感的老牌眼鏡行。木質鏡架看起來很特別,但剛硬的線條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網站請的模特兒都很失敗)。試戴了一款角質的黑色鏡框,感覺馬上變身為藝術家!!但危險的是,戴這樣的鏡框得時時打扮,否則變身而成的會是連續劇裡典型的醜女或村姑。另外,這些鏡架都沒有鼻墊,扁鼻子東方人戴起來會像老花眼鏡。
話說後來週日早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賴床又懶得準備早餐的拖鞋二人組決定到附近的一間義大利咖啡店慵懶一下。週日有店還開著,這在瑞士誠屬難得。這間咖啡店週日從早上八點半開到中午,感覺擺明了就是賣你早餐。裝潢一點也不講究,但每次經過總是高朋滿座,讓我們立志一定要來試一下她們的口味。咖啡以瑞士水準來說相當不錯,店內雖然人多嘈雜,卻也不乏悠閒看報的族群。愜意輕鬆的氣氛和有品質的咖啡讓大頭屢屢拉著我光顧。
結果那天,我們一人一杯咖啡一塊可頌,正搖頭晃腦地吃了起來時,店裡走進了一對男女。白皙高瘦的女子隨意挽起一頭金褐色的卷髮,穿著一襲春意盎然的薄紗長板上衣,翩然地走向我們隔壁桌,然後嫣然一笑。「氣質出眾正妹一枚」,拖鞋二人組嚼著可頌如此評論。
沒想到,「請問你們是中國人嗎?」氣質正妹居然朝我問了這個問題,驚得我差點噴了她滿臉咖啡。
這種狀況簡直發生過太多次了!!這年頭是怎麼搞得,滿街老外都學中文去了,那我們該如何保有毫無顧忌批評萬物的樂趣呢?!
氣質正妹是服裝設計師,目前定居於St. Gallen,這次是來巴嗇參加Blickfang,之前在上海待過一年,但是只學了一個月的中文,就有此等流利的對話能力,讓我很想當場跳樓(這位阿桑,咖啡座在一樓,謝謝)。驚魂甫定,阿桑無腦天真地接話:「哎呀Blickfang,有有,我們昨天有去~」正妹聞言雙眼閃亮亮地問道:「那你有看到我們嗎?」瞬間又讓阿桑被可頌哽住無法呼吸,「呃,沒有...」
所幸氣質正妹依然如天使般閃亮,沒有化身為厲鬼,逼迫我們再進場去捧場。她抽了一張宣傳卡片給我,表示這次展出的作品是在上海完成的,然後就又優雅地回到她的早餐上,在拖鞋二人組開始只敢用國台語交雜碎唸之後沒多久,結束了早餐,再次翩然離開。
p.s.小巴嗇北區應該算是巴嗇城目前集中發展的一區,和北面河岸地一樣原本工廠林立,透過長期的都市更新,開始出現嶄新的公寓群以及設計公園等遊憩空間,雖然整體環境仍差強人意,但在這個城市裡已經罕有大片可開發的土地了,假若未來硬體設備完善了、公園樹長起來了,或許也會帶動周邊環境一併改換面貌吧。
不過這幾天也看到發人深省的小海報,大意是反對消滅城市裡的廉價公寓(某某街的某棟公寓面臨拆除更新)。窮人永遠存在,窮人也有居住的權利。當高級住宅取代老舊房舍,雖然可以改善都市美觀,但要住不起高價公寓的人搬去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