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8

適應 / 燈籠

latern1

latern2
燈籠/素描紙、壓克力顏料/21x54cm


我一直對於How are you之類的招呼語頭痛不已。

狀況好的時候當然很好回答,照本宣科即可;狀況不好的時候究竟該怎麼辦,我其實一直到離開需要回答How are you 的地區還沒有得到結論。課本只教我們回答:Fine, thanks. 沒告訴我們以外的事。對於這麼一個直腸子、心事全寫在臉上的人,要在苦哈哈的時候背著心意扯著笑臉回答我很好,簡直是太為難人了。但是如果就這麼回答我不好,九成九九會嚇到對方。

我後來才知道,這句話根本就不是個問句,大多數老外也不期待聽到後話。這樣的虛偽感讓我難過了好一陣子。

「都還適應吧?」大概跟How are you一樣,屬於難以回答的招呼語。適應不是件易事,也因此往往落得說是也不是,說不是也不是,跟「最近在幹嘛」、「怎麼不敢快交男朋友」、「小孩要趁早生」等同屬陰魂不散、讓人焦慮的問題。

搬到雙溪沒多久,夏天很快就結束了,也宣告連綿陰雨即將到來。意外地對於夢想中的鄉居生活感到難以習慣,讓秋末初冬的日子變得異常瘋狂與難熬。就在衰事連連之際,某日上街,發現街坊紛紛掛起了紅燦燦的燈籠,原來是鎮上的三忠廟即將舉行百年遶境祭典。在陰溼晦暗的夜裡,溫暖紅光擁有透入心房的能量,驅趕了佔據心靈的擔心害怕。

搭乘火車通勤的大頭描述了鄰近牡丹一帶燈籠綿延沒入黑夜的景象,變成了兩幅畫的靈感來源。

只是不知是紅光的福蔭仍不足以驅散心中的陰霾,還是單純是新買的顏料過於廉價,完全無法呈現燈籠的溫暖,反而有股陰森森的氣息,像是神隱少女中某個失敗的詭異場景。

都還適應嗎?我也不知道。怎麼好像不太容易呀。翻翻五年前初到瑞士的照片,拮据的生活仍然無損於真心燦爛的笑靨,然後半年過去了,再半年,再半年,笑容雖然仍然真心,卻掩不住黯然。那時回台也很多人問「都適應了吧?」記得自己只是笑笑,反正難以言喻。

難以言喻。




沒有留言:

W35 長大中的孩子

畫面中的三人一狗,轉眼間大(狗老)了許多。 今天沛人生第一次自己拿著悠遊卡, 無大人陪伴的狀況下,搭捷運去萬華爬岩。 雖然幫她準備了手機(也是人生第一次帶手機出門), 但手機竟然給我當機, 害緊張的爸爸10分鐘打了17通電話試著確認他的狀況都落空。 只能叫自己放心,路上很安全,他...